留言咨詢
姓名
手機號
您的需求
人力資源服務穩就業促就業行動實施方案發布
2022-08-18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就業保就業工作決策部署和省政府關于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推進就業工作責任落實的有關要求,按照人社部辦公廳《關于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穩就業促就業行動的通知》精神,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匹配供需、專業高效優勢,進一步完善市場化就業促進機制,經研究,決定在全省開展人力資源服務穩就業促就業行動?,F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于穩就業促就業決策部署,充分運用人力資源服務平臺,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產業園、行業協會等市場化、專業化優勢,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效能,全力保障企業用工和勞動者就業,為促進我省穩就業保就業、維護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提供堅實有力的人力資源服務支撐。
二、行動內容
(一)持續大力開展公共招聘服務活動。各級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要充分發揮公共服務職能,持續大力開展“線上+線下”公共招聘服務活動,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線上招聘服務平臺,實時精準推送就業信息,在符合疫情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安全有序開展線下招聘活動,滿足各類求職者就業擇業需求。鼓勵各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公共招聘服務活動,發揮市場化優勢,提升招聘效果,激發促就業潛力。
(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供需對接系列活動。聚焦承擔重大工程項目、重要物資生產、群眾生活必需等涉及國計民生和產業發展的重點行業企業,舉辦人力資源服務供需對接系列活動,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省內重點行業企業、各類院校搭建合作交流平臺,促進人才鏈、創新鏈、重點產業鏈深度融合。各地要結合本地產業特點和市場需求,組織服務能力強、市場信譽好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建立健全“點對點”用工服務機制,為重點行業企業持續提供優質高效的人力資源服務,著力保障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用工。
(三)聚焦重點群體開展各類就業服務活動。聚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遴選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針對畢業生需求篩選優質崗位,提供專業化招聘服務,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政策宣講、職業指導、職業能力測評、模擬實訓、職業體驗等活動,引導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業觀和擇業觀,提高就業能力和職業素質。聚焦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組織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進鄉村活動,有針對性地提供專場招聘、精準對接、創業幫扶、技能培訓等多樣化人力資源服務,為促進農民工群體就業創業提供有效幫助。聚焦幫扶困難群體就業,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困難幫扶活動,組織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與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搭建結對幫扶組,幫助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等困難群體就業,同時鼓勵有條件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特別是國有、骨干機構主動參與困難群體就業援助相關工作,積極提供免費服務。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招用重點就業群體,提供就業見習服務,按規定享受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
(四)開展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促就業綜合服務活動。圍繞區域主導產業發展,加快推進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發揮園區產業集聚、服務齊全、功能完備的平臺優勢,積極組織園區內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協同開展各類促就業活動,為促就業提供綜合性全方位服務。各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要建立用工信息服務平臺,廣泛發布靈活用工求職和需求信息,為階段性缺工企業和勞動者靈活就業提供對接服務。要與省內工業園區建立合作對接機制,為工業園區企業提供用工招聘、人才尋訪、勞務派遣、用工培訓、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等一攬子、一條龍優質服務。
(五)加快建設勞務經紀人隊伍。各地可面向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士兵、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就業群體和有意愿或正在從事勞務中介工作的人員,進行重點培育,開展社會保險、勞動關系等方面法律法規的培訓,規范勞務經紀人信息發布、工作推薦、跟蹤服務等關鍵環節,發揮勞務經紀人鏈點作用,強化就業服務鏈條,提高就業服務效能。積極采取“勞務經紀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服務模式,開展跨地域勞務對接活動,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擴大勞動力就業增量,促進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和人力資源有序流動。
(六)加強人力資源服務信息化平臺建設。推進“江西省人力資源地圖”項目建設,打造省級公共招聘平臺,實現全省范圍內用工就業信息精準推送、人力資源供需精準對接。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加強技術創新,靈活運用“直播帶崗”“云上面試”“在線回訪”等技術手段,搭建一站式、全鏈條招聘服務平臺,提升求職招聘精準性和便捷度。支持有條件的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建立或合作建立用工信息服務平臺,為求職者實時推送崗位信息,幫助有用工需求的企業精準高效匹配人力資源,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發或引進“數字零工驛站”等靈活就業平臺,廣泛發布短工、零工、兼職及自由職業等各類需求信息,為勞動者居家就業、遠程辦公、兼職就業創造條件。
(七)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培訓功能。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大力發展培訓業務,針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就業創業、技能提升等培訓需求,提供各類實用性強的線上線下培訓服務,積極開展在線學習、直播課堂、現場培訓等服務項目,開發“訂單式培訓、菜單式教學、跟進式就業”一條龍服務模式,提升培訓促就業效果。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圍繞我省重點產業發展需求,聯合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和用人單位開發優化技能培訓產品,積極承接就業培訓項目,并按規定納入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范圍,加大職業培訓資源整合供給力度。
(八)強化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監測。不斷完善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系統,科學分析、預測市場供求變化,定期發布市場監測信息,為求職、招聘提供服務。支持各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有條件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建立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監測平臺或者開展人力資源市場供需狀況、人員薪酬等調查,定期發布調研分析報告,為勞動者求職、用人單位招聘、政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
(九)推進人力資源行業協會建設。有條件的設區市要盡快成立人力資源行業協會組織,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推動行業促就業中的指導引領、協調自律作用,與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系統聯動、形成合力,共同助力穩就業促就業。各級人力資源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連接政府、服務企業、促進行業自律的功能,積極組織會員單位開展“進園區”“進企業”“進學校”等對接活動,廣泛宣傳國家和本省減稅降費、穩崗補貼等穩就業促就業政策。
(十)著力提升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水平。加大《江西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宣傳貫徹實施力度,強化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加快培育壯大人力資源市場,提高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水平,更好發揮其促進就業創業、優化人才配置、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大力培育行業領軍企業和領軍人才,支持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加速壯大規模,加快創新升級,增加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人力資源服務供給。持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高級研修班、從業人員培訓班,鼓勵建設人力資源服務實訓基地,不斷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吸引更多高素質勞動者進入人力資源服務領域,增強本行業吸納就業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健全工作機制。各地要從就業工作大局出發,深刻認識開展人力資源服務穩就業促就業行動的重要意義,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專題研究部署,細化行動方案,加強督促指導,定期調度落實,以務實的作風和有力的舉措,統籌推進人力資源服務促就業工作,切實增強行動的針對性、實效性。要結合本地實際,健全工作機制,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統籌協調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產業園、社會組織等多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行動措施落細落實。
(二)強化政策引導,加大支持力度。各地要加大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政策扶持力度,廣泛宣傳減稅降費、穩崗補貼、吸納就業補貼、擴崗補助、創業貸款、培訓補貼、職業介紹補貼等穩就業促就業政策,提高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各類政策的知曉度,加強政策指導和落實,幫助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充分享受相關扶持政策,提高人力資源服務促就業工作積極性。要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政策,將人力資源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目錄,引導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積極承接公共就業服務,參與零工市場建設和管理運營。要建立正面激勵機制,對開展促就業工作成效突出的機構,在減免場地租金、給予獎勵補貼、誠信等級評定、領軍企業和領軍人才評選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要注重發現行動中涌現出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及從業人員先進典型事例,通過多種形式、各類渠道進行宣傳推廣,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三)加強市場監管,優化發展環境。各地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按要求落實人力資源服務許可告知承諾制,推行人力資源服務許可電子證照,不斷優化行政事項辦理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要結合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清理整頓、“雙隨機一公開”、年度報告公示等加強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日常監管,聯合有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黑中介”、虛假招聘、就業歧視、違規收費、惡性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規范人力資源市場活動,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勞動者就業權益。
文章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